close

 盧貝松之拯救地球(Home)

導演:約翰梅登(Yann Arthus

導演:國際知名攝影大師亞祖貝彤Yann Arthus-Bertrand

製片:盧貝松(Luc Besson

官網:拯救地球部落格

英文版:You tube Home的影片

 

簡介:
自人類出現在地球上的二十萬年以來,這個星球歷經近四十億年演化所建立起的平衡,不再井然有序。我們為此付出的代價太過高昂,但現在不是悲觀的時刻--人類還有十年能扭轉這股趨向、了解過去我們巧取豪奪地球豐饒資源的完整真相,並改變人類的消耗模式。

 

國際攝影大師亞祖貝彤(Yann Arthus-Bertrand)為我們帶來他走訪超過五十個國家,全由空中俯瞰所拍攝的獨特畫面,分享他的驚奇與憂心,他的作品,立下一個我們必將共同重建的浩大工程基石。

現代化、工業化的發展,使得地球上的資源不斷地被拿出來利用,也影響到地球原先所建立的平衡,地球資源並非公平地被利用。從空拍的鏡頭下,地表出現的各種鮮豔色彩,可以是遭受侵蝕而流失養份的土壤,也可以是都市化後繁榮的夜生活,這一切都說明了人類未來的悲歌,那些色彩就像地球的傷痕,如果我們仍無視於地球無聲的哀號,許多預言家的預測將會更為提前就發生。

各國有先見之明的專家進行著許多愛護地球、節省資源、利用再生資源的計畫,旁白不斷提醒著:「沒有時間再悲觀」,對於未來的發展,改變是必須的;然而人類須先改善的自私與貪婪,因為地球現今的慘狀是建構於人類無止盡的利用與不負責,甚至是為了謀求更好的生活品質,而發展出許多沒有節制的計畫。而旁白也提到,人類須以團結取代分裂,甚至必須將目標由破壞改為維護、重建與更新。


觀後感~

之前看到介紹時,就一直想去看這部片。雖然我發現它沒有引起空前絕後的討論與賣座,也沒什麼朋友看,或推薦我們去看。

一直在想為什麼這部片名要叫做Home,而中文翻成拯救地球。畢竟兩個意境實在差太多。一個是要簡單扼要的給你一個字,一點都不囉嗦!一個有動詞受詞,赤裸裸地要你去拯救我們的地球我們的家。我在懷疑名稱不這樣下,大概怕台灣沒人想去看吧。(不過沒想到,還是沒有我想像中賣座。嘆….)

 

看完後,坐在電腦前發呆很久,不知道要怎麼下筆。

畢竟導演是用類似單純記錄片的方式,沒有一流的卡司,沒有讓你痛哭流淚的劇情角色,只是一個畫面一個場景的拍攝下來,記錄呈現在觀眾的眼前。旁白提供許多數據和資料,把地球生成的奇蹟和人類的文明演變一段一段的記錄下來,讓觀眾去想去思考,如果願意你去改變。

我覺得最棒最美最驚豔的是法國著名的攝影師亞祖貝彤Yann Arthus-Bertrand全劇由他利用空拍的手法感覺像是在看國家地理頻道,把每一個鬼斧神工的各類地形,以及大自然之美,(沒看過保證會後悔!!!!)當你看到地球是這麼的美麗及奇特,而我們卻一點一滴的在腐蝕它真的心裡會有很深的難過和愧疚。

 

其實這片,讓我想到之前看的極地寶貝---拿努

它只是單純的記錄了一個生命的循環,但可愛的北極熊,卻首先面臨地球巨大改變的衝擊。

相信這幾年對於地球暖化的討論警告及提醒已經多到泛濫,似乎總希望能做點什麼。導演應該是不想只是一味的說教八股,他把他能收集到的影像,用說的用拍的給聽給你看,你信不信。

甚至告訴你,40億年生成的地球這個奇蹟,人類(people)20萬年就把它破壞成現在這個樣子。

 

分享幾個片中提到的數字給大家聽:

  1. 也許再過幾年,超過1/4的生物會絕種

2. 20%的世界人口,消耗了80%的地球資源(他們舉最經期的例子,杜拜….一個極度人工的國家旁白還問這些人,為什麼要把少數人的快樂,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?)

3.每日有5千人死於受污染的飲用水,10億人無法取得安全的飲用水(水資源的浪費) 

4.全球40%耕地已廢耕(需求太大但資源有限)

5每年有1300萬公頃的林地消失

6.75%的漁產品種類已耗盡或面臨耗盡危機(漁類的缺少,造成很多物種生存失衡e.g.大量海獅餓死…)

7.2050年時,可能會產生2億的氣候難民

 

看到電影後面三分之二左右,有一小段是一隻大鯨魚垂死的樣子….,實在覺得心底有種很說不出來的悲傷。我們人類到底是做了什麼????我們這樣自豪的經濟發展及文明,究竟帶來什麼樣的自私和扭曲價值觀呢?就算不為自己不為其他生物著想,也該為未來的子孫留一條路吧。

 

衷心希望:

沒看過的人務必要找個時間去租DVD來看哦!

看過的人,請想想你要怎麼做,我們能為這個我們稱之為家(Home)的地球,做點什麼,不晚!還來得及。

 [延伸閱讀]

  1. 片中走訪的國家和地方包括:

南非、阿拉斯加、沙烏地阿拉伯、南極洲、阿根廷、北極、澳大利亞、孟加拉共和國、波紮那、巴西、加拿大、智利、海地、丹麥、中國、南韓、阿拉伯聯合大公國、哥斯大黎加、西班牙、法國、加彭、希臘、格林蘭島、模里西斯、多明尼加共和國、印度、印尼、冰島、以色列、日本、約旦、哈薩克、肯亞、馬達加斯加、馬爾地夫、摩洛哥、馬利、茅利塔尼亞、直布羅陀、尼泊爾、奈及利亞、挪威、紐西蘭、荷蘭、卡達、俄國、查德、西伯利亞、史瓦濟蘭、塞內加爾、泰國、坦尚尼亞、烏克蘭、美國、布基那法索國。

2.攝影師的背景?

Yann Arthus-Bertrand早年曾在法國中部主持一座自然保留地,卅歲時遷居肯亞研究獅群生態,一生以自然保育工作為職志,歷年攝影作品散見於《國家地理雜誌》、《地理》、《生活》等國際刊物,並已出版廿本以上空中攝影專書。

3.很完整的Home的製作/宣傳/影片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nluj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