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留下來...或是我跟你走)
我想,最近如果隨便在台灣問十個人,大概有九個人會知道這是哪部電影的劇照和台詞吧。
想想一部國片能票房這麼好,真的該放鞭炮慶祝慶祝。
[劇情大綱]
故事開始於六十多年前,台灣光復,日本人撤離。一名日籍男老師隻身搭上了離開台灣的船隻,也離開了他在台灣的戀人:友子。無法當面說出對友子的感情,因此,他把懷念與愛戀化成字句,寫在一張張的信紙上。 六十多年後,台灣的樣貌早已完全改變,各個角落的人為生活而努力,幾個活在不同角落的小人物各自懷抱音樂夢想:失意樂團主唱阿嘉、只會彈月琴的老郵差茂伯、在修車行當黑手的水蛙、唱詩班鋼琴伴奏大大、小米酒製造商馬拉桑、以及交通警察勞馬父子,這幾個不相干的人,竟然要為了度假中心演唱會而組成樂團,並在三天後表演,這點讓日本來的活動公關友子大為不爽,對這份工作失望透頂,每天頂著臭臉的友子也讓待過樂團的阿嘉更加不高興,整個樂團還沒開始練習就已經分崩離析……。
[心得]
星期六...把海角七號看完了…。本來準備好要哭一場的...。
嗯….如果我說,我既沒有哭,居然也沒有覺得特別好看,會不會被臭罵一頓?
看著網路上,一篇又一篇的感動評語,電視上熱門的話題新聞,連國慶大典都有演員茂伯的參與。
我一直在想,為什麼我寫不出讓我深受感動的部份?
別以為我對國片有偏見哦。(我一點都不排斥自家人拍的片,除了..有點太藝術看不懂的除外。)
老實說,劇情刻意突顯生活化的笑點,及劇中象徵台灣人的可愛和生命力這點是豪無質疑的。
但是,回想著讓我熱淚盈眶的「無米樂」和「練習曲」,我實在想不出音樂夢想和一則六十年的情書,為什麼沒有讓我如預期般的被感動 或 痛哭流涕?
第一個可能是:看的這天我累了 睏了 沒有集中注意力。
所以甚至有些片段,還不知道演了什麼,只是笑笑就過了。
第二個可能是:我的口味不見得和多數人一樣。
每每別人跟我說的大好或大爛片,因為事前聽了太多,結果自己去看或體驗了,反而不見得和多數人一樣的看法..。
(P.s.歡迎看過的人跟我分享一下,你們覺得最難忘或特別之處囉。)
[延伸閱讀]
[後記] 10.17
post了這篇之後,發現也有些人和我有類似的想法。發現誠實也沒什麼不好。
其實電影這種東西本來就很主觀,海角七號是不錯的熱鬧片,只是也許是生活的體驗 經歷 或個人的興趣(?),我無法像多數人有那麼多的體驗和感動,這樣而已。
前兩天恰巧在自由讀到一篇關於海角的影評。標題看起來,應該就很有含意:"無敵雙層超大海角七號"。
為什麼有這個標題,因為把海角七號比喻成一部歡樂偶像劇,因為他像是芝士漢堡升級為無敵雙層大麥克。
我讀的時候,可以感覺這位黃先生他其實是很愛國片,但也許是期待高,所以反而看了沒有相對的期待;所以我和他真有同樣矛盾的情緒,因為一來很高興大眾能接受及支持一個負債及有才氣的導演(魏德盛),但一來又不知道怎麼為這部片喝采或起立叫好。
不過這樣的結果總是好的,因為總有人試出了一種觀眾的喜好和味道,就像柴智屏的流星花園開啟了台灣電視偶像劇的歷史新頁,後續不管有沒有更好更有品質的偶像劇再誕生,但至少國內的人才演員找到一個出口可以繼續努力,而台灣的觀眾不用只是盲目的接收來自日本或韓國的影視文化!
希望好看不好看,這只是我們的主觀想法,還是希望台灣的電影能加油,導演 人才 文化....能出頭(看看李安就知道 呵呵),衷心的期望和祝福著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