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月的最後一天。
這兩天不知道哪根筋不對,看什麼都不順眼,而且對於家裡的一堆雜物很是不舒服,
吃完早餐,就把後陽台一堆袋子拿來客廳逐一整理。
小富看我在整理,就一起加入。
其實,雖然我們還算愛乾淨,但為什麼家裡的東西這麼多???(這也是我常自問的困擾)
主要的致命傷是,因為我的個性,節儉和念舊。
買東西回來 把袋子留下來下次可以再用 不要浪費。
出國去玩 豪斯登堡的袋子有紀念價值先留起來。
上街購物 上面寫著大大的品牌 很好看 可以留著當提袋。
朋友或親人送的東西 包裝上面的花樣好看 這份心意不能丟掉 留起來。
就這樣,直到袋子滿了又滿 塞了又塞,才發現這種滿溢會造成空間的不舒服。
加上,最近在焦慮著,小寶貝出生後,會多很多東西,雖然房子不算小,但是如果要再加上一個人的使用,我們總要把空間挪出來部份來,就像硬碟要常重組一樣,才能發揮空間最大的效用才是!
要怎麼開始呢?
我把集結一起的各式樣的購物袋拿到面前,首要工作:分類]整理]留下或回收。
小富也邊喃喃自語說,我們家怎麼會這麼多垃圾?
我發現真的想整理的時候,要拿出理智來,把不該留的回收或丟棄,才會覺得清爽和舒服。
最後我把零零散散的袋子,集中分類留下了四類:
1. 小塑膠袋:可以裝早餐或外出清摩卡排泄物之用。
2. 中塑膠袋:去便利商店時,裝兩瓶啤酒或裝青菜。
3. 大型(厚)塑膠袋:到大賣場血拚時,容量大又可以裝重的東西。
4. 特殊提袋(紙或防水的):比較好看的提袋,可以拿來裝書本 衣物或”裝氣質”之用。(好瞎的用途)
整理完,小富還去把髒的地方拖一拖,我攤坐在客廳,覺得有成就感。
東西不是愈堆愈多就好,我想我們兩個要繼續提醒自己這點才行。
腦子裡,開始想下週要怎麼整理和室,和回收不用的書報。下下週…..。
小寶貝,為了迎接你的到來,爸媽很努力的喲,希望你也能感受得到!